别看小小的筷子,他的学问可大了。今天就来盘点下竹筷的使用误区
肉眼下,你可能看不出一双木质筷子用过半年、1年和3年的区别。但如果把它们放在500倍的特写镜头下,会看到使用半年的筷子,表皮脱落,有些地方已裂开,有明显的小缝隙,且缝隙里有黄色残留物;使用1年的筷子,木头表面已变色且沟壑纵横,凹陷处有许多油污;用过3年的筷子,已面目全非,看不出是木质的,表面像长了小蘑菇。
使用时间越长,检出的菌落总数越高。除金属筷子外,木质、竹质等筷子都会在表面形成细小凹槽,容易残留细菌和清洁剂,所以建议半年就要换一次。
经常使用、搓洗的过程会给筷子留下深深浅浅的伤痕,使筷子表面变得粗糙,甚至开裂变形,容易藏污纳垢,成为大肠杆菌、幽门螺杆菌等有害菌的温床。
藏在筷子细小凹槽里的微生物和清洁剂,还可能侵犯人体呼吸道,引发呼吸系统疾病。如果筷子出现弯曲、变形,看上去很潮湿或闻起来有明显酸味,都是受污染或过期的标志,不可继续使用。
如果筷子在长期储存过程中卫生不达标,还会存留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,抵抗力弱的人使用后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、呕吐等。
伸缩筷厂家生产加工的资源成本
令人瞠目的是,目前我国生产的一次性木筷高达450亿双,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,砍伐大约2500万棵树。1根筷子的长度大约为18厘米,如果把450亿双筷子头尾衔接,可绕赤道202圈半,这是多么宏伟的一个数字呀,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大树,仅能制成3000至4000双筷子。这远远低于一棵树的综合生态价值,想想看,光我们知道的:大叔能吸收二氧化碳、释放氧气;可以抵御风沙;在炎热的大夏天,浓郁的大树荫可以帮我们遮挡炎炎的烈日等等
从1998年以来我国仅因生产伸缩筷而造成的木材损失量竟高达500万立方米,这是什么概念?这相当于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北京市植树造林的全部林木总蓄积量。而据全国128个林业局统计:现金,我国森林采伐量大与可伐量的43%,但森林更新面积只有采伐量的56.5%。而我国人均森林蓄积量只有世界人均值的12.5%。但却以每年450亿的速度生产着伸缩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