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平时吃饭时不可缺少的筷子应如何选择呢?
1、竹筷。
自然竹子制作,无害,环保的竹筷,是健康的选择。它经济实惠,价格适中,遇高温不变形,不容易产生刮痕和皱纹,不会暗藏细菌。建议指数为5星。
2、木筷。
同竹筷子一样,木筷取材天然,具有手感好、遇高温不变形等特点。但是木筷的质地往往比较柔软,在使用和清洁时容易产生划痕,细菌就隐藏不住,危害健康。因此喜欢使用木筷子的你,一定要注意加强清洁。建议指数4星。
在这里要注意,选竹、木筷时,**是选择本色的,而不是“裸筷”,**有一层合格的生漆。涂有生漆的筷子防水,可以保证筷子的使用寿命,减少开裂,防止污垢隐藏。
3、不锈筷子
不锈筷子较为光亮、精致,但若长期与酸、碱、盐等物质接触,表面的氧化膜就会受到破坏,可能导致部分重金属进入人体,危害健康。而不锈钢筷子有些重,还具有导热性,夹在热腾腾的食物时容易烫到嘴唇,不太适合老人和儿童食用。
购买不锈钢筷子时,可以看看标签,一般304不锈钢,属于食品级,耐腐蚀性较好。建议指数为3星。
4、塑胶筷子
塑料筷子比较轻,但是质地比较脆,遇热容易变形融化。而且一般塑料筷子颜色鲜艳,会直接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,不建议长期使用。建议指数2星。
5、彩色筷子。
而在商超中,包有精美彩漆外衣的木筷,总比本色木筷卖得好,相对也贵一些。但是从卫生角度来看,彩漆筷子外层包着的漆膜质量还不确定,有的含有重金属铅和苯等有机溶剂,遇热挥发,可能给健康带来隐患,不推荐使用。建议指数2星。
7名同济学生在做实践课题时,明白了一个可能为人忽视的道理:考量一种行为是否环保,必须有多样、新的视角;否则,节约某种资源的环保行动,可能导致另一种资源的超量耗费而有损环境
普通的、反复清洗使用的传统筷子比一次性竹筷环保——在不少专家一再提示和人们口口相传之下,此说渐成共识;有人呼吁抵制使用一次性竹筷,有人自带传统筷子去饭店吃饭。但同济大学的7名大二学生经过一番实证调研,有了不同看法。
这些学生组成的小组,尝试“水足迹与筷子产业可持续性研究”,已做了一年调查,包括利用这个寒假走访上海、九江、太原等7个城市的酒店厨房,调查传统筷子的清洗用水情况。在汇总分析大量原始数据之后,这些同学形成了自己的一个“新说”:从筷子“全生命周期水足迹”的角度衡量,一次性竹筷可能更环保